新闻来源:市文旅局更新时间:2023-01-12

  汾阳传统民俗“窜黄蛇”,即转九曲黄河灯阵是流传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后沟村的一种民间社火活动,是每年元宵节期间民众自发组织的敬神、祝福、娱乐的活动。

  元宵节期间游九曲黄河灯阵,在我国民间由来已久,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黄河与九州大地的无限崇拜和敬仰。该项活动与宗教文化相伴而生,并代代相传。汾 阳传统民俗“窜黄蛇”的起源于发展均与后沟村的华严庵密切相关,它是华严庵供养佛祖的供养方式之一。据华严庵现存碑记载,可知华严庵建于明万历年间。因 此,汾阳传统民俗“窜黄蛇”至少起源于明代。

  汾阳传统民俗“窜黄蛇”的主要程序有搭牌楼及扎九曲黄河镇、请神插牌位、祭神祈祷、娱乐表演、放焰火、游九曲黄河阵、送神等七部分。2008年被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汾阳地秧歌,吸收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精华,融汇汾阳人刚而不猛,柔而不软,刚中有柔,柔中藏刚的人文个性,化武术套路为舞蹈动作,寓和谐理念于跳挪腾跃,数百年来在汾阳及其周边传承不息,是汾阳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的活化石。

   

  汾阳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易遭虫灾。过去,人们每年都要举行专门的活动,祈神求雨,禳除虫灾。这些酬神赛享的活动,都离不开地秧歌。汾阳地秧歌在当地人心目中还有送瘟神的功用。在遭受虫灾袭击,村民们捣着秧歌,将灭杀的蝗虫等尸体送入田间掩埋。因而汾阳地秧歌演员的脸谱,常常绘有蝎子、蜘蛛、蜈蚣、蛇、蟾蜍等“五毒”的图案。汾阳百姓酷爱地秧歌。

   

  汾阳地秧歌分“武场秧歌”与“文场秧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武场秧歌,是一种以舞蹈表演为主的民间艺术。作为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舞蹈,汾阳地秧歌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卷》。汾阳地秧歌,也称“捣秧歌”。演员在平地上边打边舞,叫做“掏场子”;走街串户,贺喜拜年叫做“排街”,排街时,歌手即兴演唱的四六句子,叫“过街板”。在山西现有的三十多种秧歌中,汾阳地秧歌有着非常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与其他民间舞蹈相比,汾阳地秧歌表演难度大,有许多翻身、踢腿、旋子、下叉的武术动作,需要有扎实的功底。

   

  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为松散型,绝大多数人是因爱好,在业余时间参加活动,以自娱为目的,传承的季节大多在冬季农闲季节,学艺之人可同时拜多人为师,也有无师自通的,因而地秧歌在师承关系也就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汾阳地秧歌的代表性传人冯丕基,打腰鼓功底扎实,舞技娴熟,以刚劲有力、热情奔放、标准健美的舞姿引人注目。

  汾阳磕板秧歌是流传于汾阳境内的一种地方小剧种,它是从“汾阳地秧歌”里派生出来的。由于其以唱腔为主,故俗称文场秧歌。

  汾阳磕板秧歌亦名“干板腔”。其在演出过程中,只用花棒、小锣、腰鼓等打击乐器来伴奏,唱腔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唱腔以方言为主,词句通俗、节奏平稳、乡土气息浓厚。

  据学者推测,汾阳磕板秧歌至少在唐之前就有其雏形,明清之时日趋成熟盛行。上世纪80年代,汾阳文化部门对其进行整理,之后,汾阳磕板秧歌被编入《中国戏曲志• 山西卷》。2008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