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

汾阳王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是从唐代名将汾阳郡王郭子仪的王府家酒传承、演变而来的。作为一种历史遗产,汾阳王酒融入了唐代贡酒的精良品质,具有清雅纯正、绵甜爽净、余味悠长的独特口感和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隋唐时,汾阳是北方军事中心太原通往皇都西安的必经要驿,文武百官皆闻香下马,以品尝汾阳美酒为乐事。北宋朱翼中《北山酒经》曰:“唐时汾州有干酿。”宋窦革《酒谱》亦云:“唐人言酒之美者,有河东干和。”唐代名将郭子仪被唐肃宗皇帝封为汾阳郡王后,郭府家酒应运而生。

郭府家酒最初仅供家用,后因备受三军将士、亲友、宾客青睐而开始向朝廷进贡,从而由家酒转变为贡酒,有诗为证:“酒香千里益乡人,行者寻回赏酒花。”

郭府家酒流入汾阳民间后,其酿造技艺代代相传。直到明清时,汾阳爱子村郭家街上的酿酒作坊生意十分兴隆。据村里老人回忆,民国时期虽受战乱影响,但每逢年节,爱子村的庙上仍有村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造郭府家酒。

20世纪80年代,汾阳北关人士着手恢复郭府家酒传统酿造工艺。1989年,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唐代郭太尉庄原址(堡城寺村旁)建起,并正式注册汾阳王商标。从此,流传千年的酒中珍品郭府家酒又重现汾州大地,并很快成为山西白酒的强势品牌。

汾阳王酒以汾阳优质高粱为原料,将大麦、豌豆与神泉水等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发酵,并采用缓火蒸馏而生成的酒。在汾阳王酒的传统酿造过程中,人的直觉和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关键的配制环节、人工经验和手工操作具有决定性意义。

2.竹叶青酒泡制技艺

竹叶青是我国保健酒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保健酒的始祖。她以陈年老白汾酒为母酒,添加十二味名贵中药材,以低聚果糖为辅料精制而成。酒体金黄微翠,有晶体感,酒质清雅芳香。入口甜,落口绵,醇厚爽口,余味悠长,构成竹叶青酒特有的色、香、味“三绝”。其独特的配方,特殊的口感及保健功用在全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竹叶青酒是汾酒的伴生酒,是中国传统历史名酒,主要产地集中在汾阳地区,尤以杏花村最为出名。宋朝以前竹叶青酒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酿造,宋朝以后中国其它地区的竹叶青酒配制技艺逐渐衰落、淘汰。至前清,汾阳全县有烧锅200余口。抗日战争爆发后,竹叶青酒的生产逐渐萎缩,至1948年几乎全面停产。由于汾阳先于全国解放,1948年9月,生产竹叶青酒最大的企业——晋裕汾酒公司义泉泳酿造厂恢复生产。1949年,人民政府成立国营汾酒厂。以后几经扩建,成为现在的杏花村汾酒集团。目前汾酒集团是全国唯一掌握竹叶青生产工艺和酿酒配制秘方的企业,也是竹叶青的唯一传承者。

经杏花村历代酒工不断研究、完善,现已形成现代竹叶青酒的配制工艺。人工技艺在配制的各个环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属于经验型技能。上千年来,这种技艺由口传心授、师徒相教的方式口口相传,具有极强的代代相授的传承特征。

竹叶青酒的配制工艺是中国传统酿造技艺和传统中医相互融合而形成一种新的保健养生酒的过程。

保持竹叶青酒历史悠久的配制工艺,也就是传承并保护了中国保健酒最久远的配制技术,意义极其重大。

3.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

原称汾州传统宴席,俗称“三八八”宴席,据考始于隋唐,兴于明清,是宴宾庆典、婚寿年节、祭祀祈神的必备馐珍。

清代,汾州八大碗的菜式已达200余种,主食及糕点式样也扩大到百余种。其中,酱梅肉、雪浮肉、羊糊腊、烧肉扣碗、元宝肉、瓤山药、过油肉、黄焖羊肉、大酥肉、炉卜肉、茄合、焖子、清汤羊肚菌、芙蓉喇叭汤、清汤狮子头、夹蒸汤等,是汾州八大碗的主流。

汾州八大碗集历代汾阳传统菜肴精华,分四盘八碗席、八盘八碗席(二八八席)、八盘八碟八碗席(三八八席)三种。其中以“八盘八碗席”使用最为普遍。

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历经岁月沧桑流传至今,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烹饪技艺精华,反映了长期以来汾阳民众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以及当时的社会形态、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科技发展状况,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印迹,也是一宗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汾州八大碗传统宴席一是选料考究,其制作原料以当地的猪、牛、鸡、羊肉,时令蔬菜,及各种调料为主。在选料上,讲究细、特、鲜、嫩。细,即精细,注重选取物料的精华部分,以保持菜品的高雅精细,营养上乘。特,即特产,注重选用本地特产,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鲜,即鲜活,注重选用时鲜蔬果和鲜活现杀的畜禽河鲜等原料,以确保菜品口味纯正,鲜味悠长。嫩,即柔嫩,注重选用鲜嫩的原料,以保证菜品的口感滑嫩,精美诱人。二是烹饪独到,其烹饪技艺主要包括炒、炸、烩、熘、蒸、炖等多种方法。三是精工细作,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刀工,还是火候,都有相当讲究的标准和习惯。四是以汤著称,其制汤工艺尤为独特,始终把汤的配制与质鲜、味纯、滋补紧紧结合在一起,确保每道菜肴本味突出,风味各异。

2009年,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4.汾孝秧歌(汾阳磕板秧歌)

汾孝秧歌是在汾阳、孝义一带土生土长的小剧种,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有较强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群众性。它是从“汾阳地秧歌”里面派生出来的。汾孝秧歌一名“干板腔”。收集整理它、发掘保护它,不仅因为它简单易学、风格独特,更主要的是对于研究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它在传承华夏文明、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创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上,汾孝秧歌和其他民间艺术同命运,经历过无数风霜雪雨的威逼和恶劣环境的考验。它没有因此而消亡,依然顽强地存活下来,可见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

汾孝秧歌曲词单纯,演唱方便,简单易学,不用丝竹管弦来伴奏,没有曲牌,也没有起板和过门,易于普及,能够及时地表现和反映群众生活,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当地群众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很受当地老百姓欢迎。

汾孝秧歌演员可多可少,演出场地可大可小,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都能进行表演,非常适用于走村串户、深入基层,对满足和丰富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汾孝秧歌根植于民间,土生土长,目前它还处在戏曲的初级发展阶段,介于曲艺的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两者之间,具有戏曲艺术显明的原真性,保护、传承和发展汾孝秧歌对于推动地方小剧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峪道河马跑神泉传说

峪道河马跑神泉不仅是汾阳重要的生命之源,也是汾州文化形成的重要之源,更是汾阳市一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化空间。

峪道河位于汾阳市西北部,又名禹道河。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山上遗有当年大禹治水所留的系船铁栓。

峪道河发源于白彪岭下神头,马跑神泉为其主源,自西向东在山谷中蜿蜒穿行,汇峪道河谷之中诸泉后,南与禹门河水、北与文谷水相并,东注文湖,贯于汾河,为山西母亲河——汾河的重要支流。

峪道河流域,即马跑神泉流域,该流域内有白虎林次生森林、吕梁山支脉白虎岭诸峰和黄塬区,山青水秀,气候湿润,自古为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

峪道河马跑神泉流域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目前,关于马跑神泉的传说保留有三十余则。这些民间神话故事传说,是泉水流域一带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汾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该传说故事生动活泼,历史渊源久远,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沃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教化作用对广大民众进行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珍惜水源、保护环境教育,建设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因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马跑神泉的传说》《吕洞宾种水的传说》《水母娘娘的传说》《彪岭樵歌》《神坡梁》《白彪岭的传说》等民间传说内容,最早的涉及人类上古时期的生活,这些传说对于研究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思维,无疑具有活标本的重要价值。

唐代以来关于马跑神泉的诗歌、散文、碑碣上百余篇,这些优美翔实的作品既有文学价值,更具史学价值与社会学价值。

北魏时期一位名叫贺鲁的将军,畅饮杏花村美酒,率众出征,在今白彪岭一带与外敌作战。两军在白彪岭下神头一带交战,突然将军跨下战马前蹄误入泥沼,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只见战马纵腾前身,向天一鸣,天马行空一般跃过沼泽,将军得救,纵兵得胜。神奇的是就在马蹄拔起处,汩汩淌出一股甘洌清泉。后来人们就把这股泉叫做“马跑神泉”。现在泉边巨石上蹄痕还在,成为神泉产生的见证。贺鲁将军死后被埋在马跑神泉斜对面神坡梁上,至今神坡梁还有一处荒冢,人们说那便是贺鲁墓。

有学者曾经这样断言:“贺鲁是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位集战神与水神为一体的地方性神灵。这个神话形像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民大众渴望得到安全庇护、渴望得到水利润泽的间接反映。贺鲁将军马跑神泉这一传说就是当时民众这一心声的载体,它反映了民众对水神与生命的敬畏尊重。”

贺鲁将军马跑神泉传说的产生,奠定了马跑神泉流域文化空间形成的文化基础。

6.德义园府酱制作技艺

汾阳德义园府酱传统酿造技艺起源于清康熙十八年,其酿造过程主要以手工为主,在许多关键的配置环节中,人工经验和手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其众多的产品中,以甜面酱最具代表性。它以汾阳优质小麦为原料,将小麦磨面后蒸制为非食用性的馒头,然后经过发酵、制曲等一系列工序,加工成各种食用酱。其工艺流程包括:和面——蒸馍——发酵——制酱——暴晒,再经过一百天左右的发酵,即为成品府酱。

德义园府酱卓越的传统工艺,凝聚着三百多年来汾阳一代代、一辈辈酱园工人的智慧和经验,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传承载体。 200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义园府酱作为一种历史遗产,融入了汾阳的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对于了解清代晋商文化、晋陕商贸往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7.古汾州民间文学

古汾州民间文学收录在《刘瑞祥民间文学集》三部六卷,共245万字版本。分别为《中国古汾州民间传说》(上下卷)、《中国古汾州民间故事》(上下卷)、《中国古汾州民间说唱》(上下卷),总计民间传说268篇,民间故事247篇,民间说唱94篇。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全部采自汾阳境内。

古汾州民间传说、故事、说唱,分布在汾阳市全境。其中特点突出的传说情况分布主要有:晋商古道向阳峡的传说分布在城西三十里的向阳古镇、宋家庄一带;狄青的传说分布在城东北五十里的狄家社一带;杏花村汾酒的传说分布在杏花村镇一带;大才子孔天胤及其老师的传说分布在城东北五十里的百金堡,及城北三十里的永安村一带;神塘水的传说分布在城北二十里的峪道河谷地的村庄一带;黑龙泉的传说分布在城北十里的贾家庄、宏寺村一带。

古汾州民间传说中,有些篇什流传于远古及春秋时期。反映部落联盟农耕时期的传说有《荞麦的来历》;反映春秋晋国内乱的传说有《重耳沟》;反映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传说有《三神祠》;反映卜子夏西河设教的传说有《三贤祠》;反映奇妙古迹的传说有《空望佛》《麻衣仙姑洞》。反映晋商古道向阳峡的传说有14篇,反映唐代大诗人宋之问的传说有3篇,反映北宋名将狄青的传说有14篇,反映明代庆成王、永和王府的传说有5篇,反映大才子孔天胤及其老师的传说有6篇,反映李闯王过汾州府的传说有5篇,其它的传说皆有明确的地望或人物缘由。

8.汾阳围铙

汾阳围铙又称虢虞围铙,是汾阳市一种民间传统打击乐,主要流传于汾阳市西南的虢城、虞城、阳城、田屯、靳屯、文侯、董和村等地。

虢虞围铙类似于《尚书》记载的:“击石挝石,百兽率舞”,通过铙钹鼓镲的穿插击打,艺术地再现远古时代人们围田狩猎激烈场景和喜庆丰收的欢乐场面。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已形成一套编制齐全、节奏鲜明、具有完整构思的多声部打击乐,用以展现当地人民祈盼幸福、欢庆丰收、实现梦想的美好心愿。

虢虞围铙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粗犷豪放而不失古朴庄重,具有典型的儒释道祭祀特征,对于研究黄河流域文化,探究当地人民迎神祭祀等宗教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虢虞围铙表演道具很简单,主要是鼓和铙、钹、镲打击乐器,鼓有大鼓(代表王)、中鼓(代表师帅)、战鼓(代表士兵)之分,大鼓用于指挥钹(代表司马),中鼓用于配合大鼓指挥铙(代表卒长),而战鼓和小镲(代表乡民)用于渲染气氛,鼓铙钹镲各司其职。

虢虞围铙的乐器配制和运用很有特色,鼓、铙、钹、镲既是乐器又是道具,用于表现古人击石挝石围田狩猎的激烈场景。

9.窜黄蛇

汾阳传统民俗“窜黄蛇”,即转九曲黄河灯阵,他是流传于汾阳峪道河镇后沟村的一种民间社火活动,是每年元宵节期间民众自发组织的敬神、祈福、娱乐活动。

后沟村传统民俗“窜黄蛇”的起源和发展均与后沟村的华严庵密切相关,它是华严庵供养佛祖的供养方式之一。据华严庵现存碑石记载,可知华严庵建于明万历年间。因此,汾阳传统民俗“窜黄蛇”至少起源于明代。

传统的“串黄蛇”红火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十五为正日子。

后沟村传统的黄河阵由黄河牌楼、塔塔旺火和黄河阵组成。仪式主要有搭牌楼扎九曲黄河阵、请神插牌位、祭神祈福、娱乐表演、放焰火、游九曲黄河阵、送神七部分。

黄河阵牌楼一般搭建在黄河阵入口处,牌楼占地8平方米,高3.5米,顶部架满松枝柏叶并插五色彩旗,悬挂五色彩灯,牌楼内设置神案,供桌上放一斗,斗内盛满五谷粮食,用黄纸密封,然后在斗内插13个神牌位,分别为河神、五瘟不染神、四海龙王、虸蚄神、五谷神、福禄财神、灯光菩萨,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观音菩萨、送子娘娘、满天星斗、山神、一切诸神。

在黄河阵牌楼右前方8米处,还要搭建一座高大的塔塔旺火,完全用黑炭垒成,圆圆的馒头状,就地而垒,既可为活动人们供暖,又寄寓着人们兴旺生活的祈盼。

旧黄河灯阵中插九州旗,九州旗分别代表古代九州,也有人认为串九曲黄河阵便是神游九州。黄河阵中央立一根10米的高杆,上悬数面大旗,高杆名叫长命杆。

黄河灯阵由9个回字型小阵勾连而成,阵图采用佛教卐字图案。卐在佛教《华严经》中有吉祥万德所集之意,最早显现在释迦牟尼胸前的瑞兆之图。

九曲黄河灯柱横排19根,竖排19根,共由361根灯柱组成,整个黄河阵占地900平方米,每根灯柱用细树杆做成,高1.5米,灯柱间有高梁秸杆横杆相连,间距为1.5米,断开处便是黄河阵的通道,通道全长约900米,

每根灯柱顶上设有灯盏,灯盏底部由圆木板做成,用铁钉固定在灯柱上端,圆木板上放一瓷烧的灯瓜瓜,灯瓜瓜内放灯芯和大麻油,也有用蜡烛的,但后沟人用的却是酒盅盅。365盏灯皆由七彩色纸围筒罩着,夜幕下显得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求灯是后沟村九曲黄河阵活动的压轴戏,人们串九曲黄河阵,图的并不仅仅是红火热闹,这佛教敬神祈福的风俗早已经随着宗教的传播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黄河灯,实际上也是人们在串黄河阵时许愿拿的灯,后沟村的黄河灯有平安和谐灯、风调雨顺灯、发财发福灯、生儿育女灯、加官进爵灯,金榜题名灯等,九曲黄河阵许愿后带灯回家,第二年如愿后要带灯还愿。

10.柳编手工技艺

冀村镇西九枝社村,位于汾阳市东北36里处,与东九枝社村原为古汾河岸边一个小小的渔村,唐武德三年(620)兴修水利,开挖灌溉工程文峪河文水至汾阳段,始有九枝社之称,明属九枝里,清属萃香里,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汾河涨水始分东、西二村,民国时属第二区,曾属城子乡,现归冀村镇管辖。

在东、西九枝社村,有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柳编。九枝社柳编制品被明万历《汾州府志》称为柳器。传为唐时一位能工巧匠,在古汾河边上看到当地柳灌木苍郁葱茏,而不远处文峪河工程正急需大量的河工盛土器具,于是大显身手,用柳条编制各款工具,村人纷纷仿效,从而也使得九枝社成为柳编的专业产地。

柳编的主要技法有平编、绞编、勒编、砌编、缠编等。

民国年间,西九枝村人刘发谈的柳编制品,在太原展销时引起轰动。公私合营后,西九枝村委对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刘家地窨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并在此基础上向南新建2座地窨,可容纳100多人进行柳编制作,同时成立柳编副业队。

九枝社柳编将绞编、勒编、缠编相结合,东半村人擅长编制栲栳,西半村人擅长编制笸箩簸箕,产品内销太原、平遥、介休、孝义、文水等地,远销山东、河北等地,是当地人民群众农闲季节的主要支柱产业。

九枝社柳编技艺凝聚了古汾河流域人民群众的智慧,是人类手工制作技艺的结晶,是研究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11.汾阳核桃木雕刻

核桃树种在山西汾阳一带广为分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

据史料记载,汾阳核桃树的栽培历史大约在2000年以上。现今,汾阳一带盛产的核桃树,有的树龄达几百年以上。核桃树到晚年以后,结果率低下,故自然淘汰后用作家具材料,这充分说明核桃木家具在汾阳本土属就地取材之物。

核桃木是当地居民室内家具、雕刻摆件的重要用材,其制作出来的家具常常给人一种丰满、刚柔、沉稳的感觉,是当地非常优良的家具材质之一。

核桃木雕刻家具花纹美丽,木质中软而细腻,核桃木的纹理与花梨木非常相似,故民间多称核桃木家具为“假花梨木家具”,也称“晋作家具”。

根据现存实物佐证,汾阳一带的核桃木家具自明清以来便形成地方特色,造型和做工多仿宫廷气派,用料厚重大度,形体庄重稳固,大件家具居多,不惜雕磨功夫,擅长彩绘金漆和铜活饰件,工艺精细华贵。

汾阳的核桃木雕刻家具品种极多,有官帽椅、圈椅、顶柜、罗汉床、佛龛、画案、笔架、首饰盒等。其生产制作年代跨度也大,从明清至民国年间,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今天,一脉相承,应有尽有。

汾阳核桃木雕刻家具的制作工艺采用传统手法,以木理结构的榫卯交接为主,而且作品中以雕花刻饰点缀,常见花纹有二龙戏珠、麒麟送子、喜鹊登梅、鹿鹤同春等,别有一翻地方特色。

现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问世,传统木匠手工制作的核桃木家具在市面上已很少见,传统技艺正在萎缩。随着当前盛世收藏热的兴起,传统核桃木雕刻家具已进入收藏家的视野,精湛的纯手工核桃木家具越来越受到追捧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