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 题 词:
- 索 引 号:111423LL00100/2025-54253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汾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2025年05月28日
- 标 题:汾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汾政发〔2025〕13号
-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09日
汾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有关单位:
《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汾阳市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发〔2020〕7号),努力把中医药事业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结合汾阳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吕梁市中医药强市战略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努力将汾阳打造成为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示范城市。
二、重点任务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1.县级中医医院升级。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汾阳市中医院三期医技综合楼建设,确保2025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4级以上。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打造针灸推拿科、康复科、骨伤科等3-5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置专科医疗设备,提升专科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市中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2.推进基层中医馆建设。实现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并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为中医馆配备智能艾灸仪、中药熏蒸机等设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确保每个中医馆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加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配备中医设备和中成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中医药服务“村村可及”。
3.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完善以市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省中医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医联体,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实现中医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加快基层中西医适宜技术推广,把更多的患者留在县域和基层。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争取在工作周期内发表3-5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1-2项科研成果。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实施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选拔10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人才,通过国内外进修、学术交流、科研项目支持等方式,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专家。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每个中医重点专科至少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带动专科发展。市中医院牵头组建中医联盟,推进优秀名老中医交流坐诊,实现中医优质资源市域内共建共享,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提升工程,鼓励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经典理论培训等,提升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水平。搭建师承教育平台,培养一批中青年中医骨干,提升中医理论素养和临床诊疗能力,形成人才梯队,提升我市整体中医药服务水平。通过定向培养、招聘引进等方式,充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确保每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3.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选聘3名以上省级名中医定期组织临床带教活动,通过查房、病例讨论、示范诊疗等形式,传授中医诊疗经验和技巧。设立跟师学习项目,鼓励中青年医生跟随名中医进行长期学习,深入掌握中医精髓。定期举办中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中医继续教育项目,提升中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每月开展一次学术讲座,每年开展一次专家学术交流。依托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探索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康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选拔市内名中医,建立2-3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名中医传承工作。为名中医配备学术继承人,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承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学术研究、临床带教、技术推广等工作,为名中医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定期举办中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中医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1.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建设,规范中医诊疗行为,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推广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提高临床疗效。加强中医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中医康复中心,开展中医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服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建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筛选、推广和应用。定期组织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将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基层广泛推广应用,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和使用率。
3.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和干预。加强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制定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预案,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
(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1.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汾阳市中医药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平台具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功能,提高中医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开展“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在线咨询、预约诊疗、远程会诊、在线开具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推广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上级中医医疗机构与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五)中医药文化弘扬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知识,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举办中医药文化讲座、义诊咨询、科普展览等,普及中医药知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工作专班,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作。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设立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争取医保政策,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康复项目、中医适宜技术等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中医药强市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中医药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
【图解】汾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汾阳市建设中医药强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